“我会在特蕾莎酒店周围闲逛,即使你无所事事,你也很有可能收获一些照片回家。”沃克回忆道,“即使我是去购物回家,如果我还有30分钟的空闲,我也会找把凳子,观察来往的人,然后按下快门。”对于沃克来说,1972年是艰难的一年,“我感染了病毒,失去了一条腿,但我还活着。”
今天,沃克用的是袖珍佳能相机。“我不会用重装备,或是看上去很显眼,”他说道,“这是为了试着在人们不注意到我的情况下拍下好照片。这是关于我们黑人如何看待自我,关乎文化和人类学。我把自己当成一个文化人类学家。”
但是,40年前的哈雷姆和今天并不一样。“如今人们会问,为什么你要给我拍照?人们更加清楚你是谁,你在做什么。而在70年代,我可以随意地走上东哈莱姆去摄影。”
《透过星条旗看到的美国》,明·史密斯,纽约,1976明·史密斯是团体中的首位女性人员。她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道,“身为一个黑人女性摄影师,就相当于什么也不是。只有我自己和照相机。我努力地捕捉黑人文化,它的爱和丰富性。这是我的动机。”
虽然在今天,从重要书籍以及回顾展中可以看到,摄影中的黑人凝视正在受到艺术界越来越多的认同,但事情并非一直如此。“许多人认为马丁·路德·金去世后,事情迎来了转机,但那并没有改变什么。我们有黑人市长和政治家,但种族主义仍然存在。”沃克说道。
展览中的照片并非局限于美国。在兰德尔拍摄的一张照片中,一位来自密西西比哈蒂斯堡街区的女性让人看到了参与“自由之夏”(Freedom Summer project)项目的志愿者群体的身影,这个项目推动了越来越多的黑人选民登记。
《无题(密西西比)》,赫布·兰德尔,1964正如巴博萨所说,一张好肖像的关键未必在于对技术的悟性,而是对情感的传递。而如果要用一个主题来概括Kamoinge所有成员的摄影的话,很简单,“这些照片中有一种安静的、灵性的感觉,”巴博萨说道。“这是美。我称之为‘眼睛的梦’。”
(本文编译自《卫报》)
- 以色列南部沙漠发现约1200年前“豪宅”遗址
- 走进巴黎孚日广场的“中国客厅”——大文豪雨果的中国情结
- 2023年第35届圣保罗双年展将由4位策展人联合策划
- 艺术家休洛克将为大都会博物馆外立面“镀金”
- 耗资7亿美元:这个“灰盒子”将成北欧最大博物馆
- 德国音乐家博物馆:音符“活”起来 遗产“动”起来
- 威尼斯双年展乌克兰馆筹备暂停 恳请全球同行声援
- 给画作人物添两对眼睛 俄罗斯一画廊保安或将被罚
- 美国亿万富翁藏家交出7000万美元被盗文物
- 美国艺术家、观念艺术的奠基人劳伦斯·韦纳辞世
- 巴黎圣母院内部装修方案将接受审议
- 这场“丢勒之旅”,如蒙灰的图书馆
- 中沙策展人携手举办沙特首届当代艺术双年展
- 95岁女王公事公办,命令梅根归还皇家珠宝,哈里却说是戴妃遗
- 狄更斯博物馆掠影